DPP_0161.jpg

 

文│陳玠婷     攝影│何坤益

當一名復康巴士司機,工作最熟悉的地方就是醫院門口了,林俊仁說:「通常載他們出門就診、復健最多,還有學生上課。」他細數自己從工作的看見,常常覺得還想付出更多。

林俊仁到伊甸服務是有機緣的。因為媽媽中風,外出搭乘伊甸的復康巴士,與司機閒聊過程中知道缺人,才起了轉職的念頭,以前在方向盤上輪轉的工作經歷,轉到復康巴士來服務弱勢,這點則是從未改變。

四年半服務的歷程,林俊仁去過很多地方,載過許多服務使用者,曾經從高雄進去茂林區載人到屏東基督教醫院,也有從內門到台南成大醫院,也曾進去六龜等地,趟趟都是一個小時起跳的路程,非常考驗專注力與耐力,所幸以往的工作經驗讓他具備兩力,趟趟順利完成任務。

問及他為什麼進入伊甸工作,他站在服務使用者的角度說:「因為我媽媽也是服務使用者,我希望其他司機也能將她當作家人一樣對待呀,所以我也要一樣的態度,把我的乘客當家人一樣!」除了服務上的細心,林俊仁也將問候掛在嘴邊,對乘客虛寒溫暖,久了乘客也將他當作家人話家常,彼此關心境況,甚至得知他因工作還未吃午餐,給予他一包小餅乾墊肚子,這些小細節,都讓他點滴在心頭。

DPP_0096.jpg

而提及讓他印象深刻的服務使用者,是一位住在大樹的洗腎阿伯。阿伯通常獨自搭復康巴士到義大醫院洗腎,沒有外籍看護或者家人陪同;一次,林俊仁載阿伯從義大返家的路途上,從後照鏡看到阿伯的手舉高高的,壓制傷口的束縛帶已經鬆開在流血,「我嚇一大跳!洗腎的病患血小板凝固通常都不好,回頭看的時候發現血噴的車上到處都是,幸好阿伯的意識還很清楚。」

於是他安撫阿伯說馬上下交流道為他處理,替他重新綁好束縛帶,簡單止血並且聯繫家人與單位做後續處理,度過這一段驚險的過程,「後來阿伯回家並無大礙,家人也很感謝我們的處置,只可惜今年(2016年)聽其他人說他逝世的消息時候,我覺得很難過,捨不得。」林俊仁繼續表示,復康巴士司機會遇到很多狀況需要應急,這時會很需要乘客與司機互相幫助、配合,才能一起解決狀況,「那都是攸關生命的事情,不能輕忽以待。」

當復康巴士司機後,林俊仁載著許多重大傷患者往返醫院,從他們的身上了解生命的可貴,他和家屬聊越多,就明白各種疾病對人的影響,看盡百態之後遂而反思自己以往年輕時沒有保重自己的身體,他開始注重養身,不熬夜、多喝水、不喝飲料,為自己好也要為家人好。除了生活習慣變化,林俊仁也改變他對事情的看法,從悲觀到樂觀,「以前知道生老病死這句話,但是沒辦法體會,但是來伊甸天天都在與生死交接,感觸特別深刻。」以自己的例子來說,一次載一位植物人的年輕乘客,與家屬聊天時才發現原來年輕人與他一樣患有先天心肌肥厚的罕見疾病,年輕人打球發病,救回來成為植物人,而他因為發現得早,控制得當才能像一般人一樣生活,「還有什麼不能樂觀以待?」

他分享工作的點點滴滴,全是讓他印象深刻的經歷,並且珍惜著每一次與乘客的互動,看待他們如同家人,這份用心讓愛在彼此之前轉動,多好!

 

資料來源:《伊甸園月刊》2017年2月

 

伊甸園月刊

也可以宣傳你的粉絲專頁

arrow
arrow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