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活晚年  健康做公益


「用歡喜心、改變自己、活在當下」正是翁旭初退休之後,退而不休的生活寫照。培養健康的飲食運動習慣、豐富的志工與社交活動,讓他的後半人生,進入身心靈平衡的美好狀態。 

文|賴慶榕 攝影|何維綱、賴慶榕


年近古稀的翁旭初大哥,曾在紡織業工作30年,在台灣當時的外銷產業中有著傑出而穩健的表現。退休之後,他用更多時間精力強身體健,回饋社會,用他喜歡的方式生活,活出自己心中最想成就的樣貌。

透過服務 審視自我 

翁大哥從工作崗位退出後,仍努力為社會貢獻自己。過去深受伊甸創辦人劉俠奉獻精神感召,因緣際會下,在伊甸三峽服務中心擔任志工。數算歲月不知不覺已4年多,服務形式以送餐為主,過去也在活力站量血壓、進行關懷訪視等內容,落實關懷社會的行動。 

送餐過程中,也正經歷著一條條崎嶇迂迴的生命旅程。「我知道手中的便當,可以滿足這些朋友的需要,我們就有了期待;同時也很有感觸,能成為一個有能力付出的人,真幸福!」眼看其中一位住在四合院,可謂家徒四壁的朋友,拄著四角拐緩慢行走,總是笑口常開、開心接過便當的模樣,讓翁大哥心中悄悄蕩漾著一抹無以名狀的感動。 

抱怨少了,更懂得珍惜一切,是翁大哥領受最大的禮物。因此,他總是樂意幫助他人,持之以恆的動力,只為彼此開心滿足的笑容。 

「我送便當來啦!」翁大哥沿著熟悉的路線,甚至經過許多人所忌諱的墳墓,一一拜訪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朋友;各種有形與無形的困境,獨居、重聽、行動不便、木訥害羞、視力不佳,都可能成為阻擋他們滿足部分生理需求的障礙。 

面對這些多為70歲以上,家庭功能較不健全的老朋友,我們能做的不多,卻至少能提供一種溫柔的選擇,盡可能溫飽他們的心與胃,創造每一次真心相待、相視而笑的理由。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關懷訪視的經驗,讓翁大哥有機會深入認識這些可能需要幫助的朋友。過程中,他明白自己與對方都在錯綜複雜的現實裡,有著許多無力解決的軟弱,以及好意被無條件拒絕時所面臨的失落,都曾讓翁大哥耿耿於懷,「很自責,懷疑自己是不是做得不好,但是我盡力了,問心無愧就好。」漸漸地,翁大哥學習放過自我,更專注每一個當下的付出與感受。 

揮別病痛 健康老後 

回顧年輕時,翁大哥努力打拚工作,就算剛退休,也很重情重義地幫忙朋友。然而,太過操勞的身體與失衡的生活,毫不留情地反應在身體上的病痛。 

那是翁大哥人生最低落的時候:罹患C型肝炎,心臟出問題,硬是裝了五根支架,就怕血液阻塞。於是,翁大哥決心透過健康的飲食運動、穩定服藥,遠離都市與不良的作息,重新調適自己,平衡生活。 

五年痊癒後,翁大哥終於奪回人生自主權,自由自在地從事許多過去想做的事情,發揮生命價值。一個禮拜中,翁大哥都有明確的安排,如星期三就是「運動日」,自認為好動,最喜歡打球,如遇下雨,則會藉由快走達到運動效果;星期二、五是「公益日」,除了在伊甸三峽服務中心協助送餐,他也到附近的恩主公醫院幫忙。 

談到老後的心願,除了「平安健康」,翁大哥也別無所求。最平凡,卻也最真實,是許多人最初也是最後的念頭,值得我們花一輩子去摸索,體驗與感受。試想,那不一定是老後才能達到的夢想,而本該是天生就屬於你我的自由。


資料來源:《伊甸園月刊》357 期 2016.11 月號

 

arrow
arrow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