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與生俱來的笑容


在舞台上與妻子聯袂起舞、在講台上侃侃而談生命經歷,蘇俊源總是帶著笑容表演,與妻小過著充實的生活,絲毫看不出曾經的苦難,他說只要走出去,生命就會超乎想像地不一樣。

文│陳玠婷   攝影│王致尹、陳玠婷


問及蘇俊源許多豐富的人生經歷,從一歲患小兒麻痺起,到上學、就業、結婚生子,他的心境每一段時間都在轉變,譬如自卑、接受、樂於生活,直到現在他能站在千人前的舞台上,侃侃而談自己的過往,坦然地說出笑容、開心應該都是與生俱來的真理,「這個過程真的很不容易。」他說。

他闡述自己一歲時即感染小兒麻痺病毒,雖然腿腳不便,有父母親的照顧與活潑的天性,讓蘇俊源度過與一般孩子無異的快樂童年,像是帶著弟弟一起爬樹、爬到屋頂上玩,甚至蓋樹屋,他說:「我的體力很好、又調皮,小時候真是爬瘋了。」

快樂停在入學前 開始走路考驗

但是小時候無憂無慮的快樂終止在開始學習拐杖走路之後。入小學前,蘇俊源的父母親開始鼓勵他學習拐杖,好站起來自立活動。他回憶起當時學習的時候是痛苦萬分,每一次跌跤,挫折感隨之加深,好幾次都哭著站起來繼續學。

進入小學後,因為當時校園沒有無障礙環境,每一次移動都是艱難,從位置站起來都得瞻前顧後,譬如廁所前的短短階梯,就讓他感覺小便斗離他無比遙遠,有次在階梯上摔跤,整個人跌在又臭又髒的地板上,臉還面對小便池,更重要的是旁邊的同學都看著他,那時的挫折與丟臉,讓他印象深刻至今,他說:「我盡量少喝水,等走穩之後才敢多喝。」

外人不瞭的苦 喪失自信

蘇俊源細數許多不便,階梯是困難,手拿便當去蒸飯箱更是艱難,下課時間無法去福利社盡情挑零食,體育課更是陪客,看著同學跑跑跳跳,他的心中止不住的羨慕。蘇俊源成年後翻看以前照片,發現自己都是沒有笑容的,甚至不敢跟老師對眼,就連好友說要到家裡找他玩,他都裝作不在家,他說:「我在外面用拐杖,但在家喜歡用爬的,我不喜歡讓他看到我這樣。」越是好友的眼光,越是不知道怎麼表達自己的意思,兩人友誼越發越淡,他心中總是有點遺憾。

因為不自信,蘇俊源曾經趁著班上空無一人時,上台假裝自己要對台下演講,訓練膽量,「以前被點名上台的時候,緊張到拐杖都掉了。」成年後,上諮商課程遇到上台分享環節,他手抖得連數字1都寫不好,甚至胃痙攣,太太梁春錦笑著說:「下台兩個小時後,聲音還是抖的。」每次想到這一段,他兩人有著深深的感觸,因為當時與今時今日在台上侃侃而談的自信模樣迴然不同。

緊握機會、鼓勵不放

憑著努力學習的毅力,蘇俊源在高二時就考取執照,甚至在畢業前就找到工作,他也為自己找諮商課程上課,在課堂上他碰到生命的轉捩點:「我碰到一群比我行動不便,卻比我更有自信的人。」他與同伴們相偕上課、當志工,在盲人重建院裡為視障朋友讀報,對方則回饋唱歌,雙方彼此激勵,收穫滿滿。蘇俊源開始打開心房,笑臉迎人,對生活漸漸有了主動性,娶得活潑大方的梁春錦回家共組家庭。夫妻倆一起出國、學輪椅舞、甚至參加伊甸生命講師培訓都形影不離,現在兩人成為一組全台趕場參加生命教育演講,一人分享生命經歷,一人帶領身障體驗,互相搭配超過百場,經驗非常豐富。

「我們因為生命演講,更認識自己。」蘇俊源說每一次說著自己的故事,都有不同的感受,角度多了更能想通以前的困難,他說:「我現在更能接受自己的樣子,也學會不要放大自己的缺點,要看重自己擁有什麼。」他這麼鼓勵台下的聽眾,也像再次提醒自己,要對生命充滿感謝與信心。


資料來源:《伊甸園月刊》353 期 2016.7 月號

arrow
arrow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