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情深曾祖孫 鏇鏇的早療之路


「看這邊,有哪些是圓形的東西呢?」教保老師耐心地引導小女童鏇鏇,指出視線可見的圓形物品,「時… 鐘…」眨著大而圓潤的雙眼,鏇鏇怯生生地唸出聲。同時,鏇鏇的曾祖父也陪同著,盡可能參與每一次課程。

文│賴慶榕 攝影│何維綱


今年四歲的鏇鏇,目前住在地處桃園最北的蘆竹區,由於家庭變故,現在的主要照顧者已經是相隔四代的曾祖父母,雖然情感深厚,但是對高齡的曾祖父來說,教養孩子的課題讓他非常地手足無措。

相隔四代 曾祖孫情深深

屋上磚瓦本已毀損,改由鐵皮建蓋的一幢矮房,正是鏇鏇所住的地方。今年4歲的鏇鏇,本來家住桃園市區,後因家庭變故,雙親離異,父親吸毒入獄,母親則在北部生活,最後是由曾祖父母扶養長大。他們現借住在桃園蘆竹親友的房子,地處偏遠且依山傍海。家中經濟目前主要由社福資源與姑婆提供協助。

103年3月,社工到宅訪視,發現害羞慢熟的鏇鏇,不僅國台語混雜,語言表達與認知能力、精細動作顯然都比同儕落後,有疑似遲緩的可能,像是講話很慢,只會說單一簡單的辭彙,無法表達完整的語句,於是介入評估與醫療診斷,9月開始進行一個月兩次的時段療育課程。鏇鏇對曾祖父的依賴很深,平時很少分開,第一次上課曾祖父要離開時,忍不住哇哇大哭起來。

最讓曾祖父不捨的是,「這孫子怎麼教都學不會;打在孫子手心,卻痛在我心裡呀!」令教保老師徐淑芳印象深刻的是,鏇鏇曾在課程中,下意識地叫她「媽媽」,雖然曾祖父可能沒有察覺,但自己能感受到鏇鏇對母愛的渴望與情感的投射,令她為這孩子感到無比心疼。

早療介入 看得見的進步

所幸經過社工協助,及早發現鏇鏇的療育需求,評估後順利與醫療資源連結,穩定復健,從原本只能從少量片語表達,到現在可以開口說出完整的句子,像是:「老師去哪裡?」目前,也能對應出相同的圖片、認識更多的日常生活用品名稱,例如:吹風機、電扇等。

教學方面,老師時常透過生活情境的創造、遊戲與圖卡教孩子認識生活物品,例如:牙刷,牙膏,杯子。教她自己穿鞋、洗手。而目前鏇鏇常用的語彙有限,例如,聽電話,我要上廁所,比起其他孩子缺少出去玩的元素,例如玩沙。然而,從一開始只能辨認,卻無法說出口,到現在不只可以表達,還能說出完整的句子,甚至問問句。其語言與認知能力已明顯進步許多。

曾祖父最常帶鏇鏇到附近公園走走,經常外出的緣故,鏇鏇的社會化程度不錯,懂得察言觀色。可惜平常缺少同儕刺激與玩伴。曾祖父也聽從教保老師建議,改變教育孩子的方式。例如和鏇鏇說話時,會帶一些訓練認知的方式;老師也建議為鏇鏇多安排團體課程、鼓勵他帶孫子到附近國小散步。

曾祖父愛的教育 積極陪伴復健

曾祖父不辭辛勞地帶鏇鏇外出復健,幾乎從不缺席也總是早早抵達。然而去年底,曾祖父無預警地暈眩滑倒,身體狀況每況愈下,教保老師為減少曾祖父出門的次數,特地將課程調整為到宅療育,希望提供更貼心的服務。

伊甸重視親職教育,讓曾祖父能對鏇鏇的教養更有方向,像是課程中讓他在旁觀摩學習,並派給他需要完成的「功課」。過去,曾祖父或許會有責罵的方式教育,而第一個功課就是多讚美她「鏇鏇好棒!」如今鏇鏇表現漸入佳境,看在曾祖父眼裡心中滿是欣慰。


資料來源:《伊甸園月刊》350 期 2016.4 月號

arrow
arrow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