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越南牽手情


台越兒持有的一本護照,卻讓他們被拒於越南的學校之外,上學路迢迢,成了伊甸在當蹲點服務的契機。沿著湄公河流域,到胡志民市再到中越邊界的山區,伊甸將服務帶入,援助弱勢族群,發揮愛無國界的精神。

文|蘇麗華 圖片提供|伊甸國際發展處

 

湄公河是越南的母親之河,但是住在湄公河流域邊的永隆省,卻有一些學齡前的台越兒飽受無法求學的困境。行車3~4個小時車程,來到胡志明市的第八郡,一群孤苦無依的老人流離失所、無以為繼,正等待著外界的援助……伊甸國際發展處專員高瑞蘋聊起當年伊甸進入越南服務的開端。

華裔身分的高瑞蘋,越南是孕育她成長的地方,看到家鄉的人民受苦受難,她毫不猶豫地加入伊甸越南志工服務的團隊,進而變成同工,至此開啟她走入社會服務領域的不歸路。

新移民返鄉謀職不易

位在鄉下的永隆省,當地外嫁台灣的女子較多,因為離婚、家暴等因素,只好帶著孩子回到越南。高瑞蘋服務的對象中,一位越南籍的媽媽因為生了小兒麻痺的孩子被夫家趕回家鄉,為了謀生孩子托阿姨照顧,自己則出外打零工賺取家用。

「以物易物交易在當地非常流行。」湄公河上的船隻往來是婦女兜售生活物資的經濟命脈。在當地工作機會有限,很難有好的出路。一天洗碗或是清潔工資只能賺取1.5~2萬越盾,高瑞蘋說,換算成台幣相當於一個麵包的價錢。不難想像為何有母親要將孩子托娘家長輩照顧,自己獨自回台工作寄錢回越南了,「那可是能立即改善家庭經濟,甚至能光宗耀祖的事。」伊甸前國際發展處處長暨現任一級特專吳淑芬說。

在越南鄉下,生活條件不佳,地處落後。吳淑芬就對茶溫縣的印象分常深刻,她描述當年進行家訪時,搭船渡湄公河,再赤腳踏入泥巴地才能進入屋內,茅草屋頂及竹子搭建的屋體,就是他們遮風避雨的地方。就連胡志明市的郊區,有些家戶中仍然沒有沖水馬桶設備,令人難以置信。

台越兒求學路迢迢

隨著孩子成長,到了學齡前持有中華民國護照的台越兒,在採行單一國籍制的越南來說,根本無用武之地,想入學就讀卻被拒於門外。吳淑芬和高瑞蘋想起那段幫他們辦理身分證明,在台越官方兩端周旋的過程,不得不大嘆文件申請繁瑣又困難。

抱持對台灣的憧憬,以及相對優渥的工作條件,對新移民來說,未來孩子返台就學才有希望。伊甸在當地成立華語幼兒園教他們認讀注音符號及繁體字,以便銜接日後台灣教育。

(圖說:台越兒學習注音符號與繁體字,以便日後銜接台灣教育。)

認養補助少數民族

服務十年中,伊甸涉入兒童教育、老人服務、職業重建、海外捐贈等,去年捐贈山區教會,意外看到中越邊界赫蒙族的需要,又將服務帶到當地。遭到信仰迫害的他們,沒有身分,生活貧困只能打赤腳行走,更遑論求學。於是,伊甸認養補助他們一人每學期100萬越盾(相當於1500元台幣),好讓說原民語的他們可以學習越語,以便日後融入越南當地找到理想工作。

伊甸在越南與教會合作,推展服務,高瑞蘋一個人獨撐大樑,東奔西跑,依著信仰堅定她手做的工。假日她帶著服務使用者到教會參加獻詩班,跟著悠揚的樂音唱和著,因著推動雙福(福音與福利),他們的生活有了關照,生命得著盼望,這些舉措在施行共產黨的越南來說實屬不易。10年過去了,服務的腳蹤未曾停歇,事工遍地開花,領受神的祝福。

 

資料來源:《伊甸園月刊》349 期 2016.3 月號


 

arrow
arrow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