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的心被孩子融化
你能想像長照中心的老人和孩子打成一片嗎?高雄旗山早療的孩子用行動關懷社區長者,固定和他們一起做美勞,歡度佳節。有了孩子的歡笑聲,失能老人也露出笑靨,心情跟著亮起來。

文|簡祿恩 攝影|曾屏獻


10月的一天午後,旗山醫院長期照顧大樓來了一群小客人,他們是伊甸旗山早療的小朋友。孩子們魚貫地進入中心,準備和長輩們進行一場才藝創作課程。過程中,孩子手中搓著七彩的保麗龍黏土,爺爺奶奶則是手持樹枝,等著裝飾。小手還無法掌握力道和黏性,不一會兒保麗龍黏土黏不住就掉落,只見輕度失智的爺爺提醒著「掉了、掉了。」而一旁失去口語能力的爺爺雖然無法稱讚孩子的表現,卻用微笑代替語言,開心的享受爺孫互動過程。
嘴甜撒嬌 長者樂開懷
孩子從起初的陌生到熟悉,到現在早已和爺爺奶奶建立情感,旗山早療主任張靜薇表示,有長輩發現沒來的孩子,還會問:「那個個頭最小的怎麼沒來?」而有的孩子喜歡撒嬌,活動中不時會黏到長輩身上,天真無邪的模樣逗得老人家樂開懷。遇到孩子氣的長輩,覺得活動無趣用台語嚷嚷著說:「我要走了。」不想參與活動,這時老師會教孩子向爺爺撒嬌說:「爺爺不要走啦!」結果爺爺就這樣欲走還迎,最後還是拗不過孩子的央求留了下來,「老人家就是這麼可愛。」
當然也有生性比較膽怯的孩子,看到插鼻胃管的長輩會倒退不敢親近,這時老師會引導孩子說:「別怕,我們幫他們搥搥背,按摩一下。」遇到好奇心重的孩子問道:「他們的鼻子怎麼這樣?為什麼有管子?」教保組長陳心潔會來個機會教育,告訴孩子說:「因為長輩沒辦法自己吃飯,所以要從管子餵流質食物,所以你們可以用嘴巴吃飯很幸福,要乖乖吃飯呦。」
幼老互動 看見生命希望
住宿型長輩長時間缺少家人探望,甚至失能無法返家,有了這群早療可愛的小天使陪伴,就像寵孫子般,手中的蛋糕捨不得吃掉,直說要留給孩子們吃。當活動結束孩子們離開時,重症的長輩內心激動不已,沈寂的照護中心難得有生氣,雖然有語言障礙無法言語,兩行淚水悄悄地流了下來。這一幕老師們都看在眼裡,也更加肯定活動的意義。
看到長輩和孩子互動,雖然一邊是失能長者;另一邊是發展遲緩的孩子,但是兩者互動,看到孩子就像帶來希望一般,帶給長輩無比的歡欣。「有的長輩自尊心強,不喜歡被幫助,和大人相處不自在。反觀孩子來陪伴,則樂於享受孫子承歡膝下的感覺。」張靜薇說,幼老互動的推行,源自於當時看到外勞推著輪椅長者在公園休憩,只見爺爺的眼神望向遠方且眼神空洞,內心便開始思考,是不是有機會讓早療的孩子為長輩做些什麼,增進彼此情感。於是從103年5月開始,旗山早療的孩子開始進入社區關懷長輩,增進爺孫情。
長期關懷  延緩失智退化
在衛生福利部旗山醫院長期照顧的日間照顧中心社工羅惠慈說明,中心多半是失智長輩,一般在家中,生活自理功能、認知和語言功能會隨著失智症疾病而逐步退化。但來到日間照顧,有專業工作人員設計課程,照服員帶著失智長者做活動。 而每每伊甸早療孩子們來到中心進行代間學習課程中,雖然有些長輩們和孩子互動時因病情影響較無反應,但是孩子還是很認真地教導長輩,一起動手做勞作,對失能與失智長輩來說是非常好的刺激。
即便日照中心的失智長者只有短期記憶,甚至記不得孩子上回來過,但是都能開心相處。 例如做面具時,祖孫一同創作,完成的作品長輩會讓孩子戴上,自己也跟著戴上一起玩,進行不一樣的體驗。 社工羅惠慈說:「真的要感謝旗山早療的孩子帶來不同的藝術課程,讓彼此都樂在其中。」
透過幼老相互交流,體會到「我們的孩子不只是受助,也有能力幫助他人。」活動中孩子與長輩的臉上洋溢著笑容,那是最真實又美麗的畫面。


資料來源:《伊甸園月刊》345 期 2015.11 月號

arrow
arrow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