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起態度  迎向新生活

鄭淵仁年輕時,白內障、青光眼與視網膜剝離依序找上他,並說自己沒有大智慧,反應也不快,但是他有不服輸與態度,考到按摩師證照,跨越眼前的黑暗走出家門,現在他已就業超過半年,為自己的生命找到出路。

拾起態度  迎向新生活   

文・攝影|陳玠婷   照片提供|伊甸基金會台南服務中心

 

 

在視障鄭淵仁心中,人生裡最不能夠放棄的就是態度,即便在人生低谷,他也將態度當成養分,在明白自己的眼睛無法恢復健康後,決定結束因「修復眼睛」的六年失業階段,伊甸台南視障重建中心社工潘仕敏和師傅幫助下,去年初開始生活、職業重建計畫,短短半年考得按摩師證照,再次找回用雙手工作的踏實感。

 

學生時期  生命幾經翻轉

 

鄭淵仁小時候就患有異位性皮膚炎,長期吃藥、抹外用藥,兩三年後竟意外有了青光眼、白內障,「醫生說青光眼、白內障是後遺症,我不知道是不是抹藥的時候,太靠近眼睛的關係。」動了白內障手術後,鄭淵仁的眼睛順利康復了。只是因為家境不富裕,又遇家中支柱的父親離世,他身為長子捨不得母親辛苦,園藝科畢業就進入職場工作。

 

換了幾個短暫的工作,鄭淵仁遂到台南一企業做倉儲、作業員,當時上班需要輪班制、工作量多、壓力大,時間久了,他的內分泌系統失調,居然影響眼睛得了青光眼及虹彩炎;手術後,因為急於賺錢,很快就回到公司上班了,他說:「那時候我沒有手術後不能搬重物的觀念,一回去就作搬重物的工作,結果視網膜剝離了。」回憶那段時間,正值青年失去了視力,他形容說就像跌到地獄似的,那是外人無法理解的痛苦。

 

雖曾在低谷  也未曾放棄希望

 

「生過病的人,都有過不好的念頭,尤其剛開始還不能接受,失落感和歇斯底里傷害家人,都讓我很難受。」鄭淵仁說。他表示自己在家長達近六年的時間,歷經幾次「整理眼睛」工程,補視網膜破洞,從灌氣到灌油,每一次術後除了吃飯洗簌,整天都是趴在床上休息,一天兩天能夠忍受,久了就是折磨,他一直抱著能夠復原的希望,遵循醫囑,好好照顧自己。

 

只是結果不如所願,鄭淵仁的眼睛無法恢復原樣,出門也需要家人、朋友帶領,直到潘仕敏邀請他到視障重建中心重新學習自理,從定向行動學習手杖及搭乘公共大眾運輸和日常生活備餐及打掃環境後,銜接就業學習按摩考證照,他開始漸漸找回動力,不服輸的想法讓他半年時間就考到按摩師證照,他說:「我知道自己不聰明,身體與頭腦的協調度不夠好,所以我只有盡力,鞭策自己而已。」

 

給自己機會  生活出現曙光

 

鄭淵仁從去年七月考到證照後就投入職場,間隔近六年,鄭淵仁終於靠著自己的雙手再度有了收入,為家裡盡一份心力,減輕媽媽與弟弟的重擔,也為他的生活帶來希望。鄭淵仁目前對按摩越來越有心得,不僅手法純熟,也能細心聽客人的需求,譬如有位客人落枕幾天,曾到大醫院打兩次肌肉鬆弛劑都沒有好,剛好找他按摩,一次就解決疼痛,面對客人的感謝,他只有更盡心做好工作,發揮自己的價值,現在,鄭淵仁已經能夠有信心說出自己從沒有邏輯的按法到百分之80準確幫客人恢復舒服狀態。

 

對於眼睛,鄭淵仁認為自己已經調整好百分之七十了,他說這是無法回頭的事情,只有勇敢的活下去,因為自己還能走,也能夠動手工作,那麼就用認真與態度,把新生活過得有模有樣,不要辜負自己與所有幫助過他的家人朋友們,最後他也許下新希望,即是希望能成為更好的按摩師,經濟也能穩定,與家人幸福的生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