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再三鼓勵下,小結擺脫羞怯的模樣,大方地跳起舞步來。他在課輔班受到妥善的照顧與課業上的教導,漸漸擺脫以往令人頭疼的行為,因為在這裡他感受到愛的模樣。

愛再多一點     

文|陳玠婷   攝影|何維綱

 

來自屏東春日的小結,小學二年級卻擁有好身手,街舞的舞步和地板動作難不倒他,「我跟二哥學的!每天都和他去練舞。」小結孩子氣笑著說。

 

陪伴與教導的重要

 

外觀看起來與一般孩子無異的小結,其實是從伊甸東港早療中心轉介到屏東枋寮海山協會課輔班(同時為伊甸象圈工程計畫幫助單位)的身心障礙兒,學習上國文和語言部分較薄弱,例如口語表達不錯,但是遇到國字卻不認識,每天在語言學習部分花費較多時間;海山協會理事長水梗姐(本名陳水梗)表示小結剛進來課輔班的時候,每寫一個國字,都問一次他寫的好不好看,因為剛好是他的弱項,稱讚變得非常需要。水梗姐也不禁感慨課輔班的孩子學習困境:「這裡的每一個孩子都需要一對一個別指導,幸好每個階段年級分批回來,老師、志工分批教學,每天還是需要很久時間。」

小結剛到課輔班的時候,人際關係不太好,會吵架、捉弄同學、寫功課會吵鬧影響別人,老師除了一再表明規範,也試圖尋找能夠讓小結改善人際關係的方式,因為課輔班的大人們都知道小結只是希望引起關注而已;半年過後,小結由水梗姐親自照顧盯功課,進步許多,原先不識字的狀況也大大進步了。

 

親情是一門功課

 

小結小時候由外婆照顧,直到小學一年級外婆過世後,才回到媽媽身邊。在一般人的心中,母愛是內建的,但是對於小結來說,這是一項需要和媽媽一起學習的功課。水梗姐表示課輔班的孩子們,也常面臨父母外出工作,隔代教養的情形出現,因此親子間建立關係多是不易,像小結媽媽對於兒子從小沒有養在身邊,更不知道如何照顧身心障礙兒,在教養與照顧方面常會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甚至不只一次與水梗姐反映兒子不聽話難管教。

雖然眼睛又明又亮,像是天真可愛的孩子,但是小結的心裡卻是比同齡孩子還要成熟,他知道該怎麼與社工、老師應對說話,像是被詢問家中的近況好不好,他總能回答得超乎年齡,並且都選擇好的面向說,讓大人們又心疼又頭痛,一方面很難得知真實的狀況,一方面則是知道那是小結心中理想家庭的樣子。

   

早熟且敏感  不被環境打敗

 

小結理想中的家庭其實並不難,因為他對老師與社工述說媽媽總總的好,怎麼陪他,怎麼照顧他,其實可以看出小結的渴求,因為水梗姐從旁觀察一段時間,有時候孩子肚子餓沒有吃正餐,甚至冬天洗冷水澡常感冒,有時候已經晚上九點半,還不見家人來接小結,必須打電話才會到課輔班帶回家。即便如此,水梗姐還是持續與小結媽媽溝通互動,希望她能夠把多一些關注放在孩子身上。

小結一樣因為環境早熟的孩子,其實很需要被呵護關心,也很需要被傾聽心裡的聲音,而想被注重的需求,在另一方面彌補起來了,小結現在和哥哥學跳舞,也在教會有了學打鼓的機會,律動和音感好得不得了,表演都能獲得大家熱烈且真心誠意的掌聲,這對他來說是很珍惜並且勇敢往前的動力!

 

資料來源:伊甸園月刊2014.7月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