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意外賜給張天苗一個唐氏症女兒,一路走來,有辛苦有甘甜,卻也因此認識身障兒的家庭。張天苗與弱小和窮人為伍,課輔班上招收一群過動兒,女兒也隨堂參與其中。在他的信念中,孩子們都不會被摒絕於他的注視和愛顧之外。

 愛每個孩子  

/麗華 攝影/何維綱

上帝送給張天苗一份特別的禮物,在兒子夭折後,又送給他唐氏症女兒,即便功能有障礙,學習有限,但是張天苗每天用愛澆灌,希望她能快樂成長。愛屋及屋的心,他開始關懷特殊生和過動兒,在伊甸弱勢社區象圈工程計畫苗栗愛加倍社區關懷協會的課輔班上衍然是融合教育小小的體現。

 

助人的起點 關懷弱勢家庭

 

張天苗的第一個孩子因為第18對染色體異常,食道閉鎖等問題,歷經四個月的生命搏鬥,孩子最終還是離開人世,意外開啟張天苗助人的起點,走訪重症兒童病房,關懷失落的家庭。

 

歷經喪子之痛,張天苗的妻子一時間無法原諒神。一天,一位傳道替耶穌傳話,要她原諒上帝,聽完瞬間大哭而釋懷。事隔多年,在沒有祈求的情況下,上帝又賜給張天苗夫婦一個孩子,卻在羊膜穿刺篩檢出孩子第21對染色體異常,為唐氏兒,張天苗得知惡耗,內心一時無法接受,為何懷的是低能兒?一陣羞恥感湧上心頭。

 愛每個孩子  

女兒的降臨 接受她的不完美

 

「上帝所賜的我還是接受,生命主權在上帝,我們只有相信和順服。」轉念後,張天苗開始蒐集唐氏兒的相關資訊,當孩子出生,手中擁的嬰兒逗她還會笑,有別於第一胎的經歷,當下喜悅之情溢於言表,直說:「感謝神,我好滿足。」

 滿月時,張天苗透過彌月卡片告知同事孩子是唐氏兒;家族聚會時,也向親人宣布這一消息,「心打開後,完全接受這個孩子。」不時帶她出門,不再感到羞恥,張天苗說:「上帝要我們照顧她,那是一個任務。」

 接受早療 開啟學習成長路

 相信上帝的恩典夠用,遂將女兒取名為信恩。信恩兩歲時,張天苗帶她做早療,開始認識其他身障兒家長,有了同儕支持團體,彼此相互扶持。聊起信恩的發展,兩歲多才從爬行到站立,說話快咬字卻含糊不清,為此帶她上語言治療做矯正。肌肉張力不足的她,每周還得做職能治療和物理治療。信恩的學習能力較為薄弱,光是教她認識時鐘、算術都有困難,「兩位數運算對她來說很難教得會」。但是張天苗不放棄,用字卡和遊戲方式教女兒認知學習,建立基礎。

愛每個孩子 

尋找接納環境 輾轉進入特教班

 升上小學一年級,就讀融合班,同學和信恩差異不大,彼此都會互相照顧。直到升上中高年級,差異化愈來愈明顯,信恩卻是「牛步化」發展,人際關係開始疏離。張天苗表示,一次,上課了老師找不到信恩,最後發現她躲到體育器材室,同學孤立她,沒有被公平對待,做為父母的很心疼。

 為了尋找適合的就學環境,信恩上國中便轉到特教班就讀,兩位師資照顧8-9位孩子,來到接納環境讓張天苗夫婦很放心。學校多元的教學內容,籃球課、做點心都讓信恩樂在學習。放學回到家,信恩一開口就是問:「媽媽今天吃什麼?」張天苗笑說,女兒真是以吃為樂呀!夫妻倆對女兒總是又親又抱,每天跟她說「I love you」,信恩到學校一樣畫葫蘆,同學看到她會說:「I love you」來了。

   用愛陪伴  關懷過動兒

自己生了身障兒,更加體會身障兒家庭的難處。在課輔班上近40名孩子中,有30%的孩子都有過動症,孩童在學校得不到認同,卻在課輔班卻找到情緒的出口和感到被愛的滋味。張天苗和老師們用耐心和愛陪伴,找諮商師、社工輔導孩子,自己還去進修心理諮商所,開發多元課程,進行音樂治療,女兒信恩也是班上一員,樂在其中。

 回想十年前特會上曾預言他將服事一群貧乏的孩子,現在一一印證。聖經說,「做在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主身上。」張天苗用服事的心幫助特殊兒,上帝在他生命刻劃出兩刃刀,一條直的一條橫的構成十字架,他努力揹著走說:「我們還沒有走到盡頭。」

 

資覅來源:伊甸園月刊2014.6月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