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潭的發明傳奇

身高80公分的劉大潭,因為誤打過期疫苗導致雙腳萎縮,不良於行,但是他從小就告訴自己要學著解決難題,至今養成的好習慣讓他對生活無所畏懼,發明設計多達兩百項專利,活得比一般人充實精彩。

 看似簡單的蝶閥,卻有大用處,是劉大潭的驕傲。    

文|陳玠婷   攝影|何維綱

 劉大潭,今年58歲,人生中第一個商業發明緩降機獲得日內瓦國際發明金牌,也曾靠多項發明獲得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金牌等國內外獎項,數十年來累積數百項專利,他的氣度與談吐,使得他站在眼前卻能專注在他的談論當中,而不是他與眾不同的雙腳上。

 誤打過期疫苗  從此改變人生軌跡

  三歲時因為誤打過期的小兒麻痺疫苗,使得雙腳萎縮,需要以手帶腳前進走路,劉大潭說:「小時候用爬的,用跪的,到現在用走的。」絲毫不見他對意外的低頭妥協,因為小時候家中經濟不好,父母親雖從未接受過教育,卻一肩扛起8個孩子養育責任,戰戰兢兢拉拔他們長大;他回憶小時候曾經為了一瓶醬油,一斗米賒賬受到嘲諷,年底結賬卻遭灌水有苦說不出,使得他為家人感到不捨之外,也奠定他為自己生命而活、負起責任的念頭之一。

 劉大潭的母親很內疚,打到過期的疫苗讓他受苦,也承諾他為他生一個弟弟將來長大養他,因此母親原來生了兩個姊姊與劉大潭之後,再連續生了四個女兒,第八個孩子才是男孩子,雖然年齡稍有差距,但是他們的感情都很緊密,彼此相互扶持關懷他表示自己很感激母親的愛,也非常心疼母親的辛苦,但是他從未責怪任何人,回頭看沒有意義,積極經營自己人生才是最重要的事。

熱愛學習  上學自學樣樣行

  除了生活艱困帶給劉大潭刺激之外,其實還有正面力量鼓勵他,例如老師在學業上的教導,和國中寒暑假返鄉大專生的輔導,常常告訴他:「不要受限自己,好好唸書。」劉大潭喜歡唸書,並不是把唸書當作成功的器具,高中時念台中高工的機械製圖科,正式開啟他在設計發明的路。越做越有興趣的他,翻遍國內外相關書籍和逛遍展覽,包括機械、材料、程式設計和3D設計等等,不畏艱澀的英文單字,「看得懂原文書!」直到現在,劉大潭每天晚上仍然看書直到凌晨,並樂在其中。

 從小開始,劉大潭給自己建立有困難自己解決的觀念,小時候因為行動不便,上下學需要同學幫忙推著三輪車接送,但如果遇到下雨天,泥濘溼地推行不易,小夥伴意願不高就成了問題。因此12歲時他開始為自己設計輔具,如利用生活現有素材如木板和輪子組裝成滑板車,擺脫需要依靠他人移動的困境,他說:「自己的問題不是困難!」也因為如此,當學生時以優異成績畢業,工作初始被外人不理解嘲弄之外,從設計科專員一路升職到經理,憑著他對設計的熱情與想解決問題的創意,他更表示有了目標,潛力才會出現。

主圖。  

 創意用來解決問題

 劉大潭的發明都繞著「社會關懷」、「環境」,每天觀看新聞尋找解決問題的方式,例如緩降機即是看到成大學生因火災逃生不及送命,安全電梯則是因看到電梯故障,乘客受困其中而構想出來的。近兩三年他環繞「空氣」和「水」兩項環保議題設計,目前與三個女兒一同研發出的濾水器,利用現有技術再精進改良,如讓洗車場、游泳池的水恢復乾淨,重複使用;耐高溫蝶閥則是廢氣集中處理,目前活用在化學、焚化爐與熱風乾燥機,獲得企業好評。他說:「今年我打的口號是,不要讓台灣再地層下陷了,就想到水的重複使用概念,才有濾水器的誕生。」

 妥善安排時間  工作旅行兩不誤

 有效利用時間,也是劉大潭的生活態度。他表示目前他將時間劃分三等份,一為演講,二為設計發明,三為為其他企業工廠做改良及建議,每天忙碌穿梭在各個地方,卻感到非常滿足。他的演講經驗從幼稚園到企業,從創意思考講到專業領域,甚至是生命分享。劉大潭也曾經擔任多所大學助理教授,教輔具設計和他的設計專業,不藏私及教學熱誠,有時候對學生沒有珍惜學習機會而感到可惜,也會想起小時候的自己,對唸書的渴求和上學的困難,促使他更加珍惜時間。

 因著他對世界充滿好奇心,常帶著家人旅行,工作,找靈感。值得一提的是,劉大潭多年前曾以兩百元在資源回收場中買回材料,利用兩天間組裝63段變速的專用腳踏車,用手代替腳轉動齒鏈,騎著它上阿爾卑斯山賞雪,去美國迪士尼重返年輕,陪著他去過30多個國家,常讓人目不轉睛盯著看,佩服他的設計,更佩服他的對生活的積極態度。

劉大潭展示和女兒一同設計的濾水器心臟。  

 關懷社會  未來成立希望工場

 劉大潭有個願望,希望未來兩三年,在他的故鄉南投尋一塊地,成立一基金會,募集資金成立希望工場,提供身心障礙者工作、飲食和住宿。工作方面培養訓練他們擁有從設計、量產、銷售及服務等技能,讓他們擁有真正專業,即使離開希望工場,也能依靠專業找到工作,對他們來說更是找到尊重,且並非餬口而已。他笑著說:「目前已經有許多身心障礙者和我說過想要來工作。」

 劉大潭在30歲前完成自己的三個目標,一是取得大學學位,獲得逢甲大學機械系文憑,二是娶妻生子,與妻子生了三個女兒,最後則是擁有自己的專業,不依靠別人。因為他的努力,成為別人眼中的人生勝利組,但是他並不引以為傲,繼續在解決困難的設計之路上深耕,他說:「我的發明是解決問題和關懷社會,不是以賺錢為目的,而且我要做沒有人要做的事!」

 明年劉大潭將成立設計工作室,交由三個女兒經營,因為三個女兒也追隨父親的腳步,都想和爸爸一樣當發明家,也實際參與過父親的作品,他感性地表示自己已為女兒鋪路,提供資源,讓女兒們沒有後顧之憂能夠專心地發明,像他一樣,把最好的事傳遞給更多的人。

大姊幼時送劉大潭的訂製手搖車,至今仍騎著它去運動。  大姊幼時送劉大潭的訂製手搖車,至今仍騎著它去運動。

 

 

 

 

arrow
arrow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