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段消失的記憶

從中風到失智,黃媽媽和女兒每天衝突不斷,照護壓力逼得女兒無法喘息,常常獨自流淚,難過的她不禁問:「這樣的日子還要多久?」那一段消失的記憶,正逐步殘蝕掉照護的耐性

20130827-37-黃媽媽中風後雖然行走不便,仍固定散步。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民國95年,黃媽媽突然腦中風,雖然得定期回診,但是行動能力與口語表達能力都還算正常。無奈去年年初一個跌跤送醫急診,意外發現腦中風的黃媽媽似乎連記憶力也跟著衰退。女兒Apple不禁質疑,「媽媽真的失智了嗎?」當媽媽開始出現脫序行為,甚至連回家的路也忘了,那一段母女共同的記憶,正一點一滴的逝去

 下班後,別人可能正等待回家吃一頓媽媽煮的晚餐,但是對Apple來說,得隨時緊繃情緒,不知進家門的下一秒,媽媽又會有哪些失控行為。黃媽媽白天一個人在家一下子燒了三壺水,Apple擔心萬一媽媽忘了關瓦斯爐釀成災害該怎麼辦?情急之下,一口氣把家裡的水壺全部丟棄。失智後的黃媽媽總是不按牌理出牌,有時新血來潮會把一整個衣櫃的衣服全數拿去清洗,害得家人隔天沒有衣服換「我每天都得替媽媽收拾善後。」

 衝突不斷 天天都是煎熬

 時間一久,承擔親人的照護壓力讓Apple無法喘息,情緒跟著高張,免不了跟媽媽起衝突,直問:「到底還要我怎麼樣?」在Apple的心底仍相信,媽媽可以透過反覆教導,行為就可以導正,卻徒勞無功。黃媽媽每次被責罵只能回答:「我不是故意的!」面對失智症親人,Apple勞心勞力下已筋疲力盡,每每下班出了捷運站,便不自覺的哭了起來,一年365個日子對她來說天天都是煎熬。

 罹患血管性失智症一年多來,黃媽媽病情惡化得非常快,出門常忘了回家的路,歷經幾次從警局接回媽媽的經驗,索性將家門鑰匙掛在媽媽身上以防進不了家門。和黃媽媽聊天,口中不斷重複相同的話語,老是述說當年的事情,但是一問到「今天是星期幾?」「現在幾點鐘?」「吃過飯了嗎?」卻回答不出來。這是以往那個常打麻將的媽媽嗎?說到媽媽病情,Apple再度流下難過的淚水。

20130827-1-照顧服務員宋益芬認為家托可以提供貼近人性化需求的精緻型服務。  (左圖為宋益芬)

 家庭托顧 人性化的服務

  白天,Apple將媽媽送往伊甸北投耆福老人中心的家庭托顧服務,看到媽媽坐上交通車,總算可以鬆一口氣,讓自己稍稍脫離壓力環節。來到家庭托顧,Apple口中難搞的媽媽,對照顧服務員宋益芬來說,卻搖身一變成為聽話的老人。宋益芬表示,當失智老人有失序的要求或行為出現時,只要話鋒一轉扭轉她的注意力,前一秒的事早已忘得一乾二淨,衝突自然減少。

 宋益芬一個人獨自照顧三個失智老人,還和她們有說有笑,完全看不見照護壓力。一早接送,若發現長者來不及吃早餐,她會貼心的幫忙打理;稍適休息後,帶著三個失智長者到社區散步,強調多運動預防退化的觀念,老人家們也很配合。

 看著長者步履蹣跚,中途累了便到一旁休息,宋益芬不疾不徐地用著她們的腳程跟在身旁,還不時用日文鼓勵88歲的老奶奶「加油」,用陪伴的心走完全程。

 感恩的心 走上照護這條路

 平時幫長者量血壓、備午餐、沐浴等,宋益芬有時還會帶她們去賣場走一走,或是唱卡拉ok。在她的想法裡,失智老人不是整天都關在家裡,也要有生活品質。她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帶她們出國遊玩,享受正常生活。

 從事家庭托顧服務以來,宋益芬不斷思索如何提供更貼近人性化的精緻服務,看著失智長者露出笑容,她覺得這份照護工作格外有意義。走過腦瘤病痛的宋益芬,更加體會生病者的痛楚,她要用感恩的心,持續貢獻在照護服務工作這條道路上。

資料來源/《伊甸園月刊》2013.9月號

 

 

arrow
arrow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