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礫堆下的復甦

汶川地震五周年的重建路

五年前,災變的創傷歷歷在目,五年後,災民的臉上多了一份笑容。地震毀損他們的家園,帶走他們的親人,帶不走的是他們堅毅不拔的心。在災區的重建路上,他們舉目仰望,在殘瓦碎片中,燃起再造的一顆心。

工坊一景  

文│蘇麗華 圖片提供│謝孟倫

 2008512日是令人傷痛的日子,慘重的災情猶如歷歷在目。當時汶川大地震的搜救工作不斷地進行著,到處是滿目瘡痍的環境,災區的空氣混雜著消毒水與屍臭,居民祈求著壓在瓦礫堆下的親人還有一線生機;沿途兩旁有醫護人員正在急救傷患,有人抱著逝去的親人痛哭失聲;也有人慶幸自己在災後能夠重生而相互依偎…

 四川綿竹市的九龍鎮,在災情中受創嚴重,95%的房舍倒塌毀損,全鎮一萬多的人口當中,一千多人受傷,超過300人死亡,昔日滿山遍野盛開的梨花美景已不復見,遺留的是百廢待舉的荒鎮。在救援行動中,這個恍如被外界遺忘的小鎮,只能被動的靜靜地等待有人看見他們的需要。

治療師志工2  

 投入救災工作 成立復健室

 災後一個月,伊甸在上帝的帶領下,抱持著「落難成兄弟,何必骨肉親」的精神,抵達北京並向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總會捐贈500輛成人輪椅供使用外,之後更來到九龍鎮,開始興起災民的重建之路,與當地衛生院合作,成立512地震傷員復健室。

 一位住在海拔1300公尺半山腰的唐大娘,一聽到有台灣來的復健師,強忍著腳傷的痛楚,步行下山接受治療,這一趟腳程竟然花費一個半小時。另一位活潑開朗的秀秀,地震發生時,雖然在祖母的保護下毫髮無傷,但是災變的陰影讓她從此不再開口說話,地震屆滿一年之際,依然沉默不語,在復健後唯一的進展是臉上漸漸有了笑容。

災區臨時板房  災區臨時板房(組合屋)

 成立紡織工坊 學得一技之長

 災後重建是一條漫漫長路,隨著時間逝去,原本以為居民樂天知命,但是在512地震紀錄的看板前,佇立許久,兩行淚水不禁潸然流下,身體的傷痛可以復原,心靈的傷痛就像揮之不去的夢魘,深深烙印在他們的心裡。

 180公分高的板房(組合屋)是他們的臨時居所,等待房屋重建的同時,房貸的壓力也迫使他們必需另謀生計。伊甸在當地設立年年工坊,透過縫紉代工讓他們自食其力。在這個園地裡,災民的大娘們可以相互支持與打氣,擁有一技之長得以維生,形同一個大家庭。

 工坊裡不時傳出大娘們豪邁的聊天聲,有時穿插著爽朗的笑聲,患難中堅強的笑容有如在乾涸裂開的土地中綻放的花朵,明亮而閃耀。

 

 

 

arrow
arrow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