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小生與自己的畫作  

住在宜蘭教養院的小生,是個開朗無比、患有重度智能障礙的唐寶寶,他寫了一手好字,寫過的卡片以「疊」計算,同時非常喜歡打太鼓,時常將快樂分享給周圍的人。

只是小生開朗的個性背後卻有著令人心疼的過往。他從小被一對夫妻收養,不知道原生父母是誰。養父是位榮民,在小生3年級時過世,印尼裔華僑的養母則患有糖尿病,獨自帶著小生,靠著養父的些許積蓄和身心障礙津貼度日。後來,養母誤信仲介人員的推銷,將大半積蓄投入購買靈骨塔,發現受騙大受打擊,96年病逝於家中。

想念家人 返鄉回憶過往

養父母相繼去世,小生頓時沒有依靠,在信義國中紀汎儒老師和蔡里長幫助下,小生來到宜蘭教養院。疼愛他的紀汎儒,常常抽空探望他,不使他孤單。活在當下的小生,其實不常回想以前,但2010年的清明節時,小生看到其他住民都有家人探訪,心生感傷,因此下午寫了一張卡片,告訴社工林政穎想要回家看看,去祭拜養父母;因此,院方規劃「尋根之旅」,今年5月,終於帶著故鄉在基隆的4位住民一起返鄉圓夢。

「尋根之旅」當天,小生的第一站到基隆公墓祭拜養父母,林政穎特別表示他的腦海中都裝滿快樂的回憶,所以在養父母牌位前,小生沒有難過的情緒,只抱著懷念、探望的心情去看看他們。小生對養母的記憶很深刻,一起走過的路、生活作息,他曾對社工說過希望爸爸媽媽能來教養院看他,再一起做家事、一起去公園玩、去廟口夜市吃水餃。

和每個疼愛小生的老師合照留影  

回母校與故居 小生近鄉情怯

爾後小生回到母校信義國中,紀汎儒舉辦歡迎會迎接他,請學弟妹一起共享零食、聊天,並播放紀錄影片,還帶著他重溫校園生活,只是在過程中,小生一直不太說話,臉上露出害羞的表情,例如烹飪老師邀請他一起做點心,他需要老師或者社工牽引及鼓勵下才願意靠過去。紀汎儒也帶小生去看他畫在牆上的犀牛,而犀牛是他們兩個感情連結之一,因為紀汎儒覺得小生像是小犀牛般可愛,以前就曾這麼暱稱他。

離開母校後,小生還去探訪蔡里長與原生故居,並如願以償吃了廟口夜市的花生泡泡冰,圓了他「回家」的夢想。後來,小生帶著感謝的心情告訴林政穎說:「謝謝你帶我們回去,下次還要回去。」這趟短短一天的旅程,帶著他重溫家的感覺,不產生孤苦無依之感,才是尋根意涵所在。

 

 

伊甸園月刊

也可以宣傳你的粉絲專頁

 

 

arrow
arrow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