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共融藝術不設限 (5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宜蘭教養院身障朋友的第二個家  歡慶20歲生日

(圖說:宜蘭教養院慶祝20周年活動,貴賓與服務使用者一起同樂。)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聞稿DSC00722

(圖說:《生之歌》身心障礙創作聯展,開幕活動上嘉賓與身心障礙藝術家合影。)

 

文|蘇麗華  圖片來源|伊甸公關中心

 

「生命的本身就是一樁奇蹟。」伊甸創辦人劉俠為台灣身心障礙權益奔走與發聲,造福無數的身心障礙朋友。她將信仰化作文字,字裡行間傳達出愛人的精神。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30105-26

(圖說:新竹啟能生活照顧中心舉辦畫展,名為「梵谷與花的對話」。)

 

透過畫展,名畫家梵谷與新竹啟能生活照顧中心的身心障礙朋友有了意外的連結,就是臨摹畫作。每幅畫栩栩如生,很難想像過程中他們克服身體障礙,才能成就了一張張精采的傑作。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20825-72

(圖說:魅雲衣在他的畫作前留影,希望外界能透過作品,重新認識他們。)

 

精神疾病經驗者的人生步伐總是走得比別人來得慢,過程中跌跌撞撞,但他們相信最終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出口。「精神病人的房間Ⅱ─時間練習」展覽的創作者之一的魅雲衣就是一例,他娓娓道出自己的故事。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20825-24

文|伊甸公關中心  攝影|何維綱、伊甸公關中心 

 

「我的生病,讓我不斷在時空裡徘徊。何為真,何為假,我只能走下去…。」時間,會隨著時空背景、人、事、物有所不同,而此刻的你,對時間的感受是什麼?是光速般前進、是緩步停滯,抑或是不斷倒退?

 

       歷時兩年,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再度推出「精神病人的房間Ⅱ─時間練習」展覽,自8月25日至9月11日於國立國父紀念館展出,由工作人員及活泉之家會員聯合籌畫,以原創作品呈現精神疾病經驗者最真實的內在與對時間的感受,盼社會大眾卸下刻板眼光,開啟認識彼此的機會。今(25)日上午舉辦開幕記者會,伊甸基金會副執行長何天元、國父紀念館館長王蘭生,以及長期關注精神衛生議題的立法委員王婉諭、范雲出席,籲社會大眾傾聽多元聲音,看見異同,並創造更多對話與理解的可能。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位於加州的美國創意成長藝術中心是身心障礙朋友創作的園地,他們不拘泥形式,成就獨一無二的作品,有的甚至被博物館珍藏,他們用藝術和社會共融。

 

螢幕擷取畫面 2022-07-27 141953

(圖說:美國身障藝術家豐富多元作品。圖片來源/美國創意成長藝術中心臉書截圖)

 

文|蘇麗華  圖片來源|工作坊螢幕截圖、美國創意成長藝術中心網站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囚》是作家杏林子早期作品,從舞台劇到廣播劇,從香港到新加坡、馬來西亞、加拿大,最後來到台灣呈現。邀請多位廣播界資深人員聯合配音,其中幾位為金鐘獎得主。2021年12月6日在伊甸視障處錄音室錄製完成,劇末並邀請俞禮正牧師、張錫華牧師短講,藉此懷思劉姐為這世界留下的美好風範,她常說:「除了愛,我一無所有。」她留給世界的就是一份來自上帝純然的愛心。在2022年伊甸四十週年分享給大家。以下為幾位配音人員的心聲:

image

 

小馬(倪子鈞):

犯罪沒人知道就沒事了嗎?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熊愛攝影Panda_20211202_伊甸基金會_囚_廣播劇錄音066

(圖說:廖偉凡參與囚劇的廣播劇錄製,會後分享心得。)

 

節目主持人廖偉凡和劉俠是多年的好友,這一回他特地用聲音演出她的著作,廣播劇-囚。在詮釋角色時,廖偉凡有諸多的領受,他倚靠主,從 神的愛來學習饒恕的功課。

 

文|蘇麗華  攝影|簡瑞廷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熊愛攝影Panda_20211203_伊甸基金會_雙福宣教聯誼會191

文/俞禮正牧師  攝影/簡瑞廷

 

經文:「你們要謹慎,恐怕因貪食、醉酒,並今生的思慮累住你們的心……」(路加福音二十一章34節)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文/張錫華牧師

經文:「主就是那靈,主的靈在哪裏,那裏就得以自由。」(哥林多後書三章17節)

現在的社會氛圍中,每個人都必需面對許多的困難,就像是:經濟的困難、工作的壓力、身體的病痛、人際關係的緊張,或是這段時間所蔓延的疫情等等,這些令人難以忍受的事,就像惡夢般圍繞在你我的心中,使我們常感到自己快要崩潰。

伊甸基金會的創辦人劉俠,在她多年前所寫的《囚》這部廣播劇中,也點出類似的情境。劇中的情節正呈現出現代人內心被情慾,被名利,被財富所充斥的困境。書中提到這位大法官史尚義,他是一位被人稱讚,並被人稱為「史青天」的法官,是正義的代表,但卻因貪愛錢財,並急於出人頭地,一心只想讓自己的事業快速逹到顛峰,因而逐漸被名利權勢所左右;同時也使自己陷入在情慾中無法脫身,以致長期冷落家中的妻子。

史尚義的妻子玉潔,在富裕的家庭長大,是位富家女,却有精神障礙方面的問題。當她從原生家庭走向婚姻後,因精神上的失序,被丈夫嫌棄並長期的冷落,讓她婚後的生活陷入絕境。因著丈夫的背叛,更讓玉潔無法承受導致精神恍惚,如同幽靈一般,每天生活在一個無助又無望的世界裡,最後以結束自己的生命成為她人生的結局,她的一生真是可憐又可悲。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圖說)仇恨與不能饒恕帶來更大的傷害(加拿大傳揚劇團《囚》劇照)

文/詹慶臨  劇照提供/加拿大傳揚劇團《囚》劇照

《囚》劇原為舞台劇,四十多年前由香港「福音劇團」在香港荃灣大會堂首演,演出那天正是劉俠姐的生日二月二十八日。當時導演是陳紫年先生,他曾是伊甸基金會海外公關,我們都叫他陳叔叔。福音劇團並多次遠赴新加坡、吉隆坡演出。2019年前陳叔叔在加拿大過世,陳嬸嬸為紀念亡夫和劉姐,邀請加拿大教會「傳揚劇團」演出。

 

從舞台劇到廣播劇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圖說:年輕時的劉俠)

文/劉俠

病困住了我的身體,卻困不住我的心

小學六年級時,我被一種叫做類風溼關節炎的怪病纏身之後,就逐漸失去了行動的自由。一年一年過去,我全身的關節受到病魔的侵蝕,有如戴上了一個無形的鐐銬,我不能走、不能跳、我的肩膀舉不起來,手彎不回來,我的頭部也轉動不靈活。晚上翻一個身也大費周章,甚至我連吃一口心愛牛肉乾的權利也被剝奪了,因為我下巴的關節也壞損了。每天我仍要忍受關節帶來的極大痛楚,漫長的歲月中,失去健康,失去上學的機會。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腦麻的志忠和聽力障礙的宜芳是萬芳啟能中心的老學員,逼真的風景畫、風格鮮明的幾何畫全都難不倒他們。

縱使身體不便,兩人不放棄作畫,一一克服障礙,用筆刷為生命著上動人色彩。

萬芳啟能中心-志忠&宜芳

文|許可晴 攝影|何維綱

 

進入萬芳啟能中心的教室,音響正在播著華語流行歌,志忠坐在電腦旁畫油畫,一面當起DJ挑選歌曲,張力過大的手無論是操作畫筆抑或是滑鼠都顯得有些吃力。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黑面琵鷺、麻雀、貓頭鷹,一隻隻鳥兒泛著金屬色澤,驕傲地站上舞台,精緻的模樣絕對無法想像,它們的前身是廢棄回收物。

這些作品全都出自簡麗華之手,你可能以為她是一位專職藝術家,然而藝術創作只是她退休後的休閒活動。

謙虛地稱自己是一位退休後的「平凡人」,簡麗華用巧手賦予了廢棄物二次生命,也在人生下半場找到屬於自己那條「美」的道路。

189136
(簡麗華的得意作品-《黑面舞者》。)

文|許可晴 攝影|王致尹 圖片提供|簡麗華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2021.2.17  408期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的舞台──病房

 /杏林子

如果不是病得死去活來,醫院其實是滿好玩的地方。

image

作品:喜樂綻放(複合媒材)畫者:許秀柱(視障音樂家) 指導畫家:Monica(楊毓婷)

父親是軍人,我是理所當然的軍眷。早年就醫廣州街陸軍總醫院,政府遷台未久,篳路藍縷,醫院因陋就簡,病房全是鐵皮屋頂。夏天像火爐,冬天像冰窖,病人不但得跟疾病奮戰,還得接受大暑大寒的考驗。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啊!早晨,這個來自靈魂深處的驚嘆,是劉俠姐在苦難中,仰臉向上帝的Say Hello」的歡呼。

文|詹慶臨

 

image

   (圖說:早安啊!)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社區式日間照顧服務布建計畫林邊據點全體師生合力完成這幅「伊甸交『享』樂」,就如這裡的日常,是由大家合力創作、各種顏料交織而成。

1圖 (2)

文|朱聖恩 攝影|何坤益

 

當社工林靜絹從收納箱抽出一幅幅的半成品,學員們的眼睛亮了起來。又到了開心的繪畫課時間,繪畫老師蘇健全要大家繼續上次未完成的畫作,夫人邱月容也耐心在旁陪著學員。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誰說藝術設計總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一起來看看設計團隊「三明治工Sandwishes Studio,如何透過藝術和設計,成為NPO(非營利組織)、弱勢團體與社會之間的溝通橋樑。

(圖說:藝術設計團隊「三明治工Sandwishes Studio」透過藝術和設計翻轉公益。)

(圖說:藝術設計團隊「三明治工Sandwishes Studio」透過藝術和設計翻轉公益。)

 

文|林佳勳  攝影|何維綱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用「眼睛」聆聽、用「耳朵」觀看?國立臺灣博物館近期推出了兩款導覽服務APP,讓身心障礙者也能欣賞博物館內珍貴的文物收藏、感受博物館古蹟建築之美,將「文化平權」、「共融藝術」的願景落實到臺博館導覽服務上。

(圖說:國立臺灣博物館推出無障礙多元導覽,積極推動文化平權。)

(圖說:國立臺灣博物館推出無障礙多元導覽,積極落實文化平權。)

 

文|林佳勳       攝影|何維綱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 23